日前在台北市智慧城市委員會的發言脈絡,簡單重新把想法整理。
1. 我們先從題目開始,「智慧城市」就是 Urban 掛(都市規劃)對上 ICT 掛(資通訊),而 ICT 掛又可以拉出來一個目前流行的 Internet 等後面一大掛的輕量級選手。
2. 會議會有如此精采的討論(這很難得!),在於市府目前想法多以 urban 為主軸,但這也無可厚非。幾個本地城市發展,本來就是 urban 的資源、權力、位階和生態圈比較豐富,這也反應在政務官的背景。ICT 想從「智慧」切下去,對到 urban 習慣的作法,本來就不好切的很全面。切的很快、很全面,而且直接與市民相關的,似乎走到最後都有點問題(如 Wifly)。但對 urban 比較有用(如管線資訊中心)的 ICT 部分,又不是直接面對城市的居民(或網民),很難被 appreciate,啟動的靜摩擦力也會很大。這部份還有類似 BIM 這樣的東西,我個人不覺得一般的台灣 ICT 甚至 Internet 業者會關注這一塊。
3. 不過 ICT/Internet 在 Urban/Renovation 所服務的場域(例如想要轉型的城市),可能服務的人口很快的就會比 urban 還多。這就是我說的網路人口紅利的概念 [a] [b]。台北市在這一個部分應該是很明顯紅利的。但看看各局處的編制,交通大隊有多少人,資訊局有多少人。這兩邊所處理事情的面貌以及要服務的對象,我不覺得後者會比前者少。但從編制來看,很顯然資訊單位就很辛苦了。
4. 「交通」剛好是現場列席相關局處內比較奇特的,不完全是 urban,但受到 urban 影響很大。也不能說完全是 ICT,但卻有 ICT 能夠大為發展的空間,交通不能再傻傻的土法煉鋼啊。
5. ICT/Internet 和 urban 發展所強調的「空間」和「地域」,在台灣好像不是很落的下來(潮詞叫做公共服務的 O2O)。簡單一點來說,例如一個地域的議題拋出來,有意見的可能都不是跟這地域議題切身的利益相關者(如住民、通勤人口等),所以 ICT/Internet 這種本身就極具有超地域特性的領域,要轉換到能透過 urban 強力所主導的軸線然後發展一些作法(如實證場域),很容易走的見樹不見林。
6. 所以專案辦公室 (PMO) 的組成就至關重要,這部分是 hold 不 hold 的住的關鍵,也是轉換上面(雲端)到下面(城市、場域),或是轉換權力結構的下面(網民?群眾智慧)到上面(都市計畫)的關鍵機制。
7. 這部份我就沒提了,和台北市遇到同樣問題的城市,在東亞可能不少。問題多的地方,解法可能也要很多。問題多的地方而且人口數量很大的地方,解法要很能 scale。社會問題多的地方、人口有一定數量,而且網路社會發達的城市,怎麼孵出「智慧」的解決方案,這是同樣樣貌的城市(東亞、南亞、中南美?)都會有興趣的。當然也有一些是來自於網路社會發達,但人口數量不高的城市,這對台北市合不合用,PMO 可能要多看多讀多接觸一些實際在那個城市的人。
[a] http://blog.schee.info/2014/12/13/net-demographic-dividend/
[b] http://blog.schee.info/2014/12/31/growth-strategy-demographic-dividend-taipei/
延伸閱讀:台北市政府新聞稿
作者:TH Sch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