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放知識的精神分享。
關鍵字:永續、生態、智慧社區、資通訊、智慧城市、基礎建設
地政總規為何亟需智慧化?
- 回顧,台北市地政服務導入資訊化流程的那個年代 (1980年)
- 那麼,現在大力想推展「智慧生態社區」,在地政服務智慧化是否應該先有什麼基本認知 (2016年代)
智慧化誘因:
- 在規劃論、法令面、資訊系統和數據服務部分,仍停留在三十年前水平
- 地政在前端規劃時期,無法考量重大動態變因(如地震、豪雨災、交通等所帶來的瞬間峰值事件)
- 無法導入異質數值(非地籍地政)以輔助開發為主的地政總規意識
- 缺乏建立各種數據處理和交換之介面
- 缺乏市地重劃後效益評估的架構和對應指標
- 擁有過於粗糙但仍無法因應現代智慧社區發展、規劃的數據管理流程
那麼,往智慧生態社區發展的考量有什麼?社區規劃不可能自外於社區內部和外環境連結的因子,但傳統在規劃初期,多只看內部因子。
建物和基地
- 建物和基地 vs 地上環境因素
- 建物和基地 vs 地下環境因素
- 建物和基地 vs 內部環境因素
靜態和傳統資訊或是數據源:
- 公有設施和基礎建物資訊 (e.g. 地籍圖)
- 示範型公有設施和基礎建物資訊 (e.g. BIM)
- 地籍和地政圖資(e.g. 地政相關系統)
- 地上環境因素?(e.g. 市級氣象資訊)
- 地下環境因素?(e.g. 台北市道路管線暨資訊中心)
- 各局處或國營單位之相關設施的地理空間資訊(e.g. 站牌、看板、路燈、人孔、樹木、植被、號誌)
新興資訊或是數據源:
- 交通(車流、交通事故)
- 路人(人流)
- 衛星影像遙測(e.g. 福衛二號、五號)
- 低空影像遙測(e.g. 如無人飛機)
- 更細緻的自然環境資訊(如:光場、風場)
- 更細緻的人造環境資訊(如:無線通訊密度)
- 行為:現地住民市民與基地、市地重劃地的行為互動模型和數據
- 行為:非住市民對於基地、市地重劃地的行為互動模型和數據
- 連網:所需之相關資料(如下水道孔徑、電網、網路交換箱等)
- 相關指標:在不同國家和產業所推行者(如永續生態、建物能耗)
- 資源定址:如建物單一識別碼、公車路線單一識別碼等
數據思考和設計之處理原則:
- 以隱私為基礎的設計原則 (privacy by design)
- 以區塊鏈技術 (blockchain) 為主的分散分類帳 (ledger) 式架構,管理數據和後設數據資源
小結:
- 總規和規劃論仍缺乏智慧化作為
- 簡報所提供之資訊,尚無法讓資通訊的威力在基建部分大幅發揮
- 地政本身唯有往智慧化前進,後續才能成其智慧生態社區之真,類似1980年代的資訊導入過程
想想這些問題:貴市在都市計畫實際採用了哪些規劃工具 (planning instruments)?
- 阿姆斯特丹:人口、空間成長、運輸、氣候、預測和情境模型。
- 波士頓:交通、預測和其他模型。
- 里斯本:人口、空間成長、運輸、預測、回測 (backcasting) 模型。
- 德黑蘭:情境模型。
- 浦那 (Pune):答不出來。
- 海德拉巴 (Hyderabad):沒有模型。
- 阿迪斯阿貝巴 (Addis Ababa):沒有模型。
- 斯德哥爾摩:上面有的我全部都有。
以上。
作者: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