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時的政府 ICT 能力

地震過後的兩週陸續有不少高見出籠,在災防搶救由於專業度高,在一輪討論後,該怎麼做至少大家都上了一堂不等的科普課程。但在網路災防部分的討論,卻是稀稀落落的可以。這也反應出這方面的研究相當不足,因此各種幻想中的災防 IoT 解決方案,也蠢蠢欲動。


我覺得主要是三個概念,抓好了再進入討論就不會跑的太多:

  • 災害型態差異大,ICT 防救災可能也沒有 SOP,只有 guildelines
  • 利益相關者誰是誰要更清楚,災防搶救有優先順序
  • 單方的利益相關者別一廂情願

災難的形態不一,網路災防能扮演的角色就完全不一。莫拉克的 ICT 經驗幾乎完全不適合台南這次的震災型態。當初莫拉克民間災情中心之所以能夠扮演好自身的角色,除了災難的形態之外(大規模、政府失能、災民多、缺乏滲透度高的社交媒體管道),一開始真正的關鍵是:

  • 開拓基金會建議接取政府的正確災防資訊(有對話記錄可查)

由於我跟開拓基金會還算舊識,知道基金會如此建議其來有自(例如來自921地震的經驗),再加上自己本身就是埔里人,因此對災難的切身之痛也非想像得來。因此一開始就力主接取政府資訊幅散到網路,也和工程師們開始尋找各種準確的資訊源。幸與不幸,後來台灣所謂開放政府資料的濫觴之一,這件事也排的上榜。所以有件事在這年頭有比較高的共識:

  • 災難時的政府資訊(能力)很重要

好的,但有利益相關者力主消防署應變管理資訊系統(EMIS)要處理政府資訊幅散到社交圈,這個根據我側面了解(可能不準確),相關不知道某個系統早有社交媒體模組這一段,但確是一直無法上線營運。我認為「社交媒體模組」這思考方向根本是錯的,原因是:

  • 災防時刻地方政府資訊的遞送(有針對性)和幅散(無針對性),應該儘量避免透過所謂的單一集中的資訊系統服務來完成遞送和幅散任務。
  • 社交媒體的發展日新月異,程式規格和接口也日新月異,任一單一網路服務和系統若是由消防署建置,肯定未來是接口規格改不完,要用的時候才發現根本派不上用場。
  • 社交媒體的閱聽眾是什麼樣的利益相關者?是直接受困,還是直接受災戶?如果不是,那他們需要什麼樣的資訊?

因此中介單位的角色就出現了。我所謂的中介角色包含團體和緊急應變的 ICT 系統。那麼這些中介單位的可能角色是誰?

  • 平時行政院中央災害防救會報會出現的單位?
  • 平時地方政府災害防救會報會出現的單位?
  • 防災演習會出現的單位?
  • 承攬地方政府新聞和媒體計畫的委辦單位?
  • 全國性的媒體(包含電視電台)
  • 地方性的媒體(包含電視電台)

好的,關於中介角色,有幾個問題:

  • 那麼中介角色若要肩負資訊遞送和幅散的任務,於法有據嗎?
  • 哪些資訊需要由內部往外部遞送?(這過去有田野實戰經驗)
  • 災害應變中心開設到什麼程度,中介方才需要被邀請?然後作什麼?(可能也有經驗,只是名單沒有公布)
  • 中央政府在 ICT 防救災(尤其是災難搶救的時刻)到底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如果如同本次台南震災型態,地方政府間負起主導任務,中央則是作為地方的後盾,那麼在 ICT 部分(如消防署),中央的角色(如消防署)是否也不應該過於積極前進?
  • 區域 ICT 聯防的概念是否更為適合?例如高屏、雲嘉南、中彰投以及北北基?這個 ICT 區域的劃分要向什麼體系靠攏?消防(有嗎)?軍區?衛福?

好的,當然有人也問會:

  • 就一個島,ICT 支援災防和搶救,有需要分的這麼細嗎?那麼 ICT 支援災防和搶救的公共資訊 (public sector information) 呢?或是大眾和輿論的安撫、知情,還是公關?

這些議題都很缺乏更為活躍和公開的討論。還有,如果大規模的災難是發生在長長的海岸線或近海離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