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使用者思維的開發才是有智慧

8月6日晚上在電視上看到了某個法人在新聞媒體上,分享了掃描一維條碼就可以知道產品履歷的App。

這個技術讓我想起了當初參與「開放食庫 」專案的目的相同,都希望提供消費者在選購包裝食品時能清楚了解食品的生產履歷,藉由透明的生產履歷資訊,表達廠商對食品生產流程的控管,間接表示這個食品是安全的。

依據我對該法人網站上面既有資訊的了解,這個應該是有以前的一個專案衍生出來的產品。 而這個產品資料庫裡面的資料也是有限的可能食品雲資料庫是雷同的。當使用者掃描一維條碼時,就會開啟視窗連結到網站讀取生產履歷。

先談網路應用好了,儘管手持式上網裝置普及,但並不代表每一個人的手機隨時連接網路,也不見得沒有每個人都在手機上裝有掃描一維或是二維條碼的APP。所以:

  1. 用戶端不見得隨時連結得到網路。
  2. 他是否願意裝解讀條碼的工具?現在許多使用者在自己常用的裝置上裝了不少的APP,也不會安裝太多功能雷同的APP。目前台灣廠商也只願就自己所擁有的產品資料來開發食品安全和履歷追蹤APP,如果消費者選購的是不同品牌的產品,他需要安裝多少APP?
  3. 為什麼為了一個不常用的功能裝這樣的工具?如果你實際進行生活用品的採購,買個包裝的肉、菜、泡麵,都要耗費掃瞄、連線跑出結果的時間。我要花一倍的時間在購物嗎?
  4. 一個消費者為什麼要去掃描條碼去取得一些他根本無法判讀的資訊? 因為在掃描條碼後他可能出現的是產品的製造商、食物原料的供應者、 加工廠商的資料…。對一個只是想買「安全食物的消費者」來說看到了這些廠商的資料並不代表這些資料是安全的 ,也僅知道這些列出的資訊而已。
  5. 就消費者的角度而言,因為信任與相信這個廠商、品牌,所以我購買商品。他對於食品安全的認知在於,今天購買的廠商與品牌是可以信任的,銷售通路是可以信任,所以他購買了產品。如果不信任,他沒有必要於購買時花時間掃瞄資料,一個不獲信任的商品,消費者何必再去購買?如果他信任的產品為什麼在購買之前還要掃瞄?

就生產者的角度而言,今天生產了一個食品,食品來源可能有加工商、原料商,在銷售端有外包裝、物流商、銷售通路需要管理。今天生產了一系列的產品,需要印製多少個 QR Code?需要印製多少的產品條碼?一個產品條碼就對應所有的食品嗎?那這樣子也無法保證今天消費者買到的任何一個產品都是安全的食品,只能跟消費者保證我這一批產品是安全的。

其次,當廠商願意配合產生不同的條碼時,要如何管理不同條碼的商品到哪一個銷售點?他如何在物流的過程中保障說產品在運送過程中是被安全運送的?那在銷售端的店面裡面的商品是有良好儲存的?這個就生產者的角度來說他是沒有辦法控制的?

政府部門所擁有的,可能是進出口商、加工廠商的資料、有無定期接受食品安全相關法規、工安或公安相關法規檢查的資料,企業部門所擁有的可能是該品牌產品所擁有的資料,假設政府和企業部門都願意將這些資訊開放出來:

  1. 消費者透過這些資訊取得什麼?
  2. 有這些資訊就表示今天購買的產品夠安全嗎?
  3. 要如何讓消費者用最簡單沒有門檻的方式來取得資訊?

很多產品在開發時的原意都是讓消費者以最簡單的方式去取得信任度高的資訊,但這背後的開發及驗證都不簡單,甚至開發時只以開發者的角度去想產品如何設計,卻忘了加入使用者情境,僅管做了多次的測試,卻依然陷在開發者的思維裡。

今天台灣各地都在談如何發展智慧城市,都在談如何透過數據應用、行動寬頻來讓消費者過得更方便,但最大的限制在於出了這個區域到其他城市時,就得換另一個城市的腦袋,而不是一個介面就可以在全台灣悠遊;又例如,今天我選購了A牌的冷氣機、B牌的電風扇、C牌的吹風機,如何在我使用這些產品時,知道些不同品牌的耗電量如何?要如何透過最簡單的方式,甚至在不連結網路的前提下,讓使用者取得家庭能源的消耗資訊?如何保障消費者在安全的資料傳輸環境中取得這些資訊?以及個人資訊不會因為使用產品而外洩?

每一個問題都代表著開發者、使用流程規劃都需要更貼近使用者行為,去了解不同層面使用者行為,小至個人,大至家庭、團體、社會組織到整個城市,只有完整的規劃,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資料、如何分析資料、從正確的資料來源取得。


作者:Y.Z